不开玩笑的说,做内容成为许多互联网人思考副业的第一站。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许多时候内容也是某种「产品」,比如 flomo 的知识管理小册子,便是某种提高产品使用深度的产物。

这篇《The Content Pyramid: The 5 Levels Of Becoming A Legendary Writer, Creator, and Thought Leader》,系统地梳理了做内容演化的五个阶段,如果你打算开始在内容方面做点事情,又或者遇到了一些瓶颈,那么这篇文章或许会对你有所启发。

Untitled

不经意间,自己也做了不少内容,从「产品沉思录」的专栏,再到「知识资产」这本书,还有「奇想驿」播客等,尝试过许多种内容形式。本次推荐语并不会详述其中的各个阶段和过程,而是结合文章,浅谈一些自己在做沉思录时思考,希望对于那些想从内容开始做副业的朋友有所启发。

你在追求的到底是哪种影响力

偶尔也会有虚荣心作祟,比如为何觉得很好的内容,却无人问津?又或者否能破圈,建立更大的影响力?甚至也和出版社接洽过,是否能把「产品沉思录精选」付梓印刷?但得到的答案是:受众太小,恐怕销量会很难看。

这种内心的冲突,其实是没有搞清楚,通过内容建立的「影响力」到底是指哪一种:

所以在加入这个游戏前,需要先确认你是想有所作为(创造有意义的思想,引起多数人的思考),还是被大多数人所接受(只需要针对最大公约数,重复他人的金句即可,不需要引发大多数人的思考)。

注意,这并不是说谁更高级,而是要搞清楚自己的选择,如果选择寻找高质量受众,就不要天天关注粉丝量。换个角度来看,也不要因此产生某些不切实际的优越感,因为那些畅销书作者,或许比你还聪明,只不过他们选择生产大多数人需要的内容而已。

问题大小决定受众大小